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携手同行 同学共研 ——2019年丰泽区小学科学“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专题研讨暨区名师工作室“送研送教”活动

30
发表时间:2019-12-09 17:3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小学科学课标精神,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校内部、学校间以及与师范院校的合作交流,更新专业思维与观念,推进我区小学科学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用好教材,构建高效课堂。12月4日下午由丰泽区实验小学潘山校区承办举行的2019年丰泽区小学科学“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专题研讨暨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送研送教”活动及泉州师范学院第四届“大学—小学”协同教研活动丰泽专场(小学科学•总第27场)拉开序幕。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泉州师范学院黄晓冬教授,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彩琴老师,小学科学杨小云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区各中心、直属小学任教小学科学学科教师以及泉州师院的大四学生。


    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听取观摩课;第二部分交流研讨活动;第三部分《小学科学试题编制例谈》讲座。
    首先是由实小潘山校区的杜海萍老师执教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3课《书的历史》,杜老师教学设计生动活泼,从学生最熟悉的哆啦A梦导入,贯穿始末,趣味性十足。实物展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设计交流区和体验区,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去探究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便。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和谐!


    接下来是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白舒华老师和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雷虹虹老师以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为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两位老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立足学科素养,立足智慧课堂,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清楚地呈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同课显精彩,异构扬个性,并由此打开听课教师的教学思路。


    白老师亲和力十足,课堂气氛浓烈,通过从热气球的升降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指导学生制作“热气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逻辑去解释“热气球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萌芽着。


    雷老师充分展现科学专业素养,教态更是从容自然,课件生动形象,知识拓展到位,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展示,实效性高,启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随后泉州师范学院黄晓冬教授和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彩琴老师对每节课教学目标制定的适切性及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进行点评,并对课堂教学中呈现的亮点与问题进行分析、反馈,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交流教学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黄晓冬教授强调了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且针对如何让学生主动学提出了以下“四学”:制造冲突主动学;聚焦问题实践学;启动思维深度学;联系实际应用学。让老师们深受启迪!


    张彩琴老师则强调单元知识的整合教学,科学课堂运用科学语言及实验记录实证性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小学科学试题编制例谈》的讲座,强调试题的开发要加强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注重考察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设计符合评价内容和学生经验的不同种类、不同开放度的试题也是关键。最后给出了几点关于试题设计的建议,必须体现课程标准、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落实每一堂课,让学生体验每一次科学实验,期望能对教师命题起到借鉴意义,促进教学评价科学化。


    通过此次学习培训,老师们深受启发,收获满满,科学课堂的探究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