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力量 助力成长——丰泽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新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100
发表时间:2023-11-22 10:54 为助力新教师迅速成长,加快提升其专业能力,以提高丰泽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2023年11月16日,在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关雎老师的组织下,全区初一年道德与法治老师参与,在城东中学开展了丰泽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新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城东中学的杨夏萍老师及第九中学的谢艳芳老师,两位新老师以《增强生命的韧性》为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 杨夏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知识脉络清晰、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精品课堂。杨老师在导入时采用了跨学科教学的方法,用一个物理实验引出“韧性”的概念,进而与“生命的韧性”关联起来,充分融合物理与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新课讲授过程中,第一节感知挫折,杨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总结出挫折的含义,进而选取“杜苏芮后的泉州”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挫折的影响及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第二节战胜挫折,杨老师用牛钰的事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代表来表述该如何增强生命的力量,并由老师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新课讲授完成,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及知识巩固,最后由古诗词进行主题升华。 同一课题,谢艳芳老师采用了议题式教学及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新颖生动。谢老师以一个问题“在你的印象中盲人可以做什么工作?”以及董丽娜的人物介绍引出主题。在新课讲授中,谢老师以三个子议题串联知识。议题一,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通过董丽娜的成长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挫折的含义。议题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谢老师采用小组辩论的活动,将学生分为正反和反方,针对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进行辩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出挫折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谢老师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议题三,梅花香自苦寒来,回归董丽娜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思考董丽娜发掘生命力量的历程,总结出我们应如何发掘自身生命的力量。授课完成,谢老师对课程知识进行总结以及知识的巩固,最后用董丽娜的话升华主题。 公开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都具体,有建设性地对两位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分析、点评,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真诚有效的交流分享中,可以为两位新教师的进步发展注入能量,推动丰泽区政治学科教学更上一层楼。 泉州九中初一政治备课组长李游滨做点评总结,全面细致地分析两位新老师课堂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促进新老师成长的宝贵意见。李老师点评道:杨夏萍老师的课堂案例选取十分出色,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够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的知识顺序进行调整,使教材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对知识点的衔接方面做得不够好;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够恰当,仍需不断努力。谢艳芳老师的课堂十分新颖,采用议题式教学以及辩论等方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十分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游戏,将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增添课堂活力。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面做得不够好,给学生“议”得太少,老师讲得太多,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生成答案。此外,李老师还针对初中政治教学与大家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初中政治课堂中,遇到突发事件要学会“以变应变”,对学生的批评要留有余地;课堂提问要注意难易度的把控,提问范围要广,问题密度要适中;要注重从初一就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等等,给全体参会教师带来思考与启迪。 接着,城东中学梁淑芬老师以《成长--永恒的主题》和大家交流分享教育教学心得,从身心健康,教师教学个性养成,专业成长和教育情怀等角度和大家共勉,激励新老师为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新老师都在课堂中进行了跨学科融合。杨老师用物理实验作为导入,引出物理学概念“韧性”,进而引导学生生成对“生命的韧性”的理解,实现物理学科与政治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谢老师也在游戏环节使用英语单词,理解政治学科知识的同时加深对英语的记忆,实现跨学科融合。
最后,李关雎老师做总结发言:从一次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中,大家不仅看到了新鲜血液带来的干劲与活力,也看到了在“传帮带”的模式下,老教师对新教师的引领和帮助,相信丰泽区的初中政治学科教师队伍在这样的传承与发展之下一定会稳步发展。 本次研讨活动是一次启发,一场盛宴,达到预期活动效果。期待老师们再接再厉,共同努力,让每一次研讨活动都成为学科教育教学行稳致远的动力。 图文:李关雎 编辑:伍奕虹 初审:陈晓云 终审:庄松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