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精心研究,认真交流,共进进荣——记丰泽区2019年历史学科送培送教活动暨陈金梅历史名师工作室教学观摩活动

94
发表时间:2019-05-09 11:28
精心研究,认真交流,共进进荣
——记丰泽区2019年历史学科送培送教活动暨陈金梅历史名师工作室教学观摩活动
为充分发挥省市名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更好地配合区教育局组织的送培送教活动,我校与陈金梅历史名师工作室协同组织开展了丰泽区2019年历史学科送培送教活动暨陈金梅历史名师工作室教学观摩活动。
活动分成两个部分:57日上午曾文成校长、陈金梅老师到城东中学送培送教活动,以及58日上午高明爽老师到北师大泉州附中送培送教活动。两场活动由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黄和义老师主持。
一、曾文成校长、陈金梅老师到城东中学送培送教活动
泉州九中曾文成校长、陈金梅老师送培送教活动于57日上午在城东中学举行,参加活动的教师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黄和义老师、陈金梅历史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区属各校高一、高二年历史教师以及城东中学全体高中历史教师共二十多位老师。
首先,陈金梅老师在办公楼2楼录播教室为城东中学高一年2班同学执教必修二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后,活动场所转移到办公楼2楼会议室进行讲座与交流活动。
曾文成校长先开了题为《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讲座。黄和义教研员主持了曾校长讲座后的交流活动,并具体就讲座中的一些问题与曾文成校长进行了沟通,并热情赞赏曾文成校长关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观点,充分肯定了泉州九中作为省一级达标学校,积极承办一些高级别的教育与学科教研活动,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老师的素养,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插上了翅膀!同时,黄和义老师还希望泉州九中的中、高考成绩也能够同时不断取得进步,为丰泽区的教育教学发展贡献力量,为丰泽区真正无悔于教育强区增添光彩。
然后,陈金梅老师进行了题为《家国情怀素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渗透》的讲座。讲座之后,在黄和义老师的主持下,各校老师代表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高度赞扬了陈金梅老师的观摩课与讲座。黄和义老师最后进行了总结,情绪高昂地点评了陈金梅老师的课与讲座。黄老师认为,金梅老师观摩课的亮点主要有这么几点:1、重构课程。不是像教材中罗列断发易服与移风易俗的新旧对比,而是先阐述展示旧的服饰、发式与风俗等,然后介绍新的发展变化,这不仅体现了创新精神,而且也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体现新旧的变化;2、重视挖掘每一种历史图片背后蕴藏的信息,这个亮点最为明显,也让学生收获最多;3、通过问题设计以及教师的教学智慧引领,推动创设了历史情境,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4、充分利用课本的材料进行教学,不是盲目寻找课外的材料;5、以教导学、讲练结合的比较好:教师展示材料之后,先引领学生概括,然后结合所学进行推理得出结论;6、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不错。
黄和义老师也指出:可惜的是,小组讨论未能充分展开,并具体提出如何进行更好展开小组讨论的一些建议。然后,黄老师提出了一点思考:无论“断发易服”,还是“移风易俗”,都在强调政治因素或政治运动,但是这应该是发动者为了更好地推动而采取的手段!对于参与者或者说接受者来讲,要么是思想上接受了这种新事物,要么是迫于政治上的压力;而对于拒不接受者来讲,其实主要是思想上不能接受,与政治上的立场没有多少关系!!你想,当时的国人,有多少人具有国民性?就算有些国民性已经觉醒,这种成分又有多少?很多人根本不管谁来当政,只要自己生活好就行!
在说到陈金梅老师的讲座时候,黄老师首先澄清了两个问题:1、金梅老师的关于“家国情怀”的研究课题与现在的历史高考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不是背离的,与考试的要求也并不冲突!2、陈金梅老师注重“家国情怀”的观点与自己的教育追求是合拍的,比如自己正在主持一个市级研究课题——“用‘暖性德育’引领中职新生走出迷茫状态的实践研究”,显然具有“家国情怀”,而且自己历来主张基础年段一定要讲求素质教育,毕业班才以考纲为指导。
然后,黄老师对讲座进行点评,认为课题很好,讲座也做的好,并重点讲了如下几个方面:1、课题非常的好,所具有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因为很多老师甚至有些专家,对这个为题的理解依然存在着一些偏见,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加深认识,澄清一些偏见。其实,所谓的“家国情怀”,应该培养具有世界意识、世界眼光的学生,而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接班人。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也有需要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这二者是需要平衡的,也许只有“世界的眼,民族的心”,才能真正达到“心中有家国,胸怀有天下”,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2、课题研究与传统文化相联系值得点赞。黄老师说,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确实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再联想到儒家文化的发展,“修齐治平”之前的其实还有八个字,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与课题的主旨是不谋而合的。因为,儒家认为,只有先“正心”,才可能“修齐治平”,而“正心”不是空中楼阁,无法空想,需要落到实处,进行“格物致知”,方能达成。这与教学必须抓落实,然后才能体现“家国情怀”这个落脚点与归依,这刚好是相吻合的。3、进行中外文化的对比研究,角度新颖。通过研究,金梅老师发现:儒家的“仁”,重视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是“从大到小”;西方重视“人文”,主张先关注个人的利益,然后才是家庭与集体以及国家利益,是“从小到大”。黄老师认为,这种对比研究显然很有价值,并认为历史老师需要多去研究一些文化,对历史教育教学一定会有推动作用。4、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思路很好。黄老师说,金梅老师准备引领学生,从研究西方各个大国崛起之路,到培育学生国家民族复兴之路的自信,这个研究思路具有可行性,非常好。并回顾了自己的借用到泉州五中一年的从教经历,得出教师需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的结论。
最后,黄和义老师再次高度评价金梅老师积极进行教研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了讲座所说的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并希望金梅老师能够继续发扬这种研究精神,坚持下去,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早结硕果,争取更大的现实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高明爽老师到北师大泉州附中送培送教活动
城东中学高明爽老师送培送教活动于58日上午在北师大泉州附中举行,参加活动的老师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黄和义老师、区历史学科高考中心指导组成员、各校高三年历史教师以及北师大泉州附中全体高中历史教师共十多人。
首先,高明爽老师在教学楼A7楼高三年8班教室为该班级的全体学生执教了一堂二轮复习课——《高考历史42题解题技巧》。观摩课后,活动转移到教学楼A608会议室举行讲座与交流活动。
接着,高明爽老师继续进行了一场题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历史热点分析》的讲座。讲座之后,交流之前,黄老师鼓励与感谢明爽老师与昨天送培送教的金梅老师把资料传在区工作群里,与全体老师一起分享!
交流活动在在黄和义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由泉州九中的老师先后发言。最后,黄和义老师做了总结。黄老师对明爽老师的课进行了热情的点评,认为明爽老师的课基本上能够做好自己所提倡的四个词:方向、方法、落实与规范。黄老师还进行具体说明:1、在“方向”上,主要抓住高考的方向之一,即考题的研究,并进行系统的指导:在列举历年高考42题命题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命题特点,寻找解题策略与技巧,作为一个有经验有研究的高中历史教师,在高考题的指导上,可谓高屋建瓴,让学生清晰明白;2、在“方法”上,在方向把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出高考历史答题模式,归纳出一些具有实操性的方式,实用有效;3、在“落实”上,明爽老师非常重视对生情的把握,昨天晚上还与附中的王载欣老师联系,及时修改命制了一道适合北师大泉州附中学生水平的42题开放题,这才真正叫做“落实”,不仅有练习,还需要适应学生的水平,练出自信,不是导致挫败感,练出实力,不必好高骛远;4、在“规范”上,关注学生的答题,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并对学生进行了答题指导与点拨。但是,黄老师也指出,“规范”上海市做的不够,要是能够引领学生进行互评,并指明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修改的意见和规范的答题建议,可能会更好!同时,黄老师再次高度赞扬了明爽老师能够针对北师大泉州附中学生所设计的用于课堂演练的这一道开放题,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师的教育情怀,做到了真正的根据生情抓落实。此外,黄老师还高度评价了明爽老师留给学生的课后那道“新题”,说明了明爽老师对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真正有进行了潜心的研究,这样才能做好高中的历史教学工作,才能带领好一个专业教师团队,这种精神值得所有老师、各校的教研组长学习。(这正如,明爽老师自己在后面的讲座里的结束语所说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在讲到明爽老师讲座的时候,黄老师十分赞赏明爽老师的眼界,认为抓准了方向,而且,资料很丰富,再次体现了深入研究的精神与教师的教育情怀,值得所有老师学习。同时黄老师还提出了两点建议:1、希望各校高三年老师就一些长效热点与“2018年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中,选择几个自己最为熟悉或自己认为最有参考价值的主题,编制一些题目用于学生练习,注意问题的提问角度,争取做到:从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这种被动的适应,到“从变化中找不变”这种主动的适应,从这种掌握答题策略与技巧去应对变化的考题,到“从变化中找不变”这种见识更多的考试题型从而更好印证甚至自行找到答题策略与规律,这样,学生一定就不会再害怕42题的创新与变脸,而是能够百考不倒。2、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需要做到像明爽老师讲座中所建议的那样,心中有时空观,复习计划具体到节数,并安排每一节的复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最后,黄和义老师再次感谢明爽老师为北师大泉州附中带来了高效的复习观摩课与精彩的讲座,感谢与会的老师,特别感谢泉州九中老师能够按要求实现全员参与活动!谢谢明爽老师,谢谢与会的老师们!谢谢!
201959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