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摩与集体备课结合,答疑解惑与激发斗志并行——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观摩暨第三次“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活动侧记32
发表时间:2018-05-31 15:55 课堂观摩与集体备课结合,答疑解惑与激发斗志并行——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课堂教学观摩暨第三次“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活动侧记 根据《关于开展统编教材七年级课堂教学观摩暨第三次“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活动的KY.COM》(泉丰教进【2018】161号)的文件精神,2018年5月29日上午,活动如期在城东中学举行,来自区属各个中学的历史老师共计14人参加本次教研活动,进修学校教研员黄和义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 观摩课在办公楼录播室2进行,由城东中学陈梅霞老师执教,课题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授课结束后全体教师直接在从录播室的听课区到前面的上课区进行评课。经过短暂的休息,集体备课与教学评议结合进行,黄和义老师请泉州十中吴雅捷老师先就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进行说课,但是临时增加了难度,要求吴雅捷老师要结合本次课堂教学对比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点评,然后陈梅霞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之后,老师们主要对陈梅霞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交流评议。 研讨交流期间,黄和义老师及时对发言老师的看法进行肯定与点评,并鼓励后面的老师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尽量回答老师们提出的一些疑问。老师们研讨交流之后,黄和义老师进行总结发言。黄和义老师首先充分肯定了陈梅霞老师本节课进行了非常认真充分的准备,精神可嘉。充分肯定了本节课的课件、教学设计与授课所体现出来的优点很多,可谓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与课件。 之后,黄和义老师提出了一个想法供老师们一起思考:大家都看到了,本节课陈梅霞老师讲的时间确实比较多,那么,怎样把时间更多留给学生,回归“生本课堂”,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呢? 在老师们思考的时候,黄和义老师回顾了自己将近30年的历史教学生涯,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经历了大体三个阶段,从而也诞生了三类课堂教学:“讲堂、活动课与学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课堂从“讲堂”逐渐变成“学堂”,如今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更加要求我们把课堂从“讲堂”变为“学堂”,把“学堂”变为“思维场”,教学才能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回归本话题后,黄和义老师就陈梅霞老师的课堂处理方面具体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这个教学片段进行说明。 最后,黄和义老师总结说,相信陈梅霞老师通过本节区公开课的备课、课堂教学与刚才的教学观摩研讨,一定有了很多收获,知道今后要往那个方向努力了。然后说,“衷心地希望,我们有了一定教龄的老师,既不要自矜比起年轻老师有了更多的教学经验,也不要抱怨说,比不了年轻老师适应能力强,观念转变快”。要相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要相信:只要老师们愿意,一起努力,课堂的教学一定可以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可以提高。最后,黄和义老师不忘鼓励老师们的热情,激发老师们的斗志说,相信:“有付出总有回报,通过辛苦的集体备课,相互促进,一定可以改变丰泽历史教学成绩不理想的状态”。 在交流研讨结束后,黄和义老师还交代了一些本次区统考命题与期末复习的相关事项:此外,还初步确定本学期最后一次集体备课时间是6月12日。 活动在上午11时35分结束。 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