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陈菊慧培训心得

277
发表时间:2022-04-21 12:13作者:陈菊慧

2020高中师资省级培训活动(历史泉州2心得体会

泉州九中   菊慧

202012月有幸参加福建省教育学院举行的2020高中师资省级培训活动(历史泉州2培训虽早已结束,但回顾起来,收获满满。在这天培训中,我聆听了各位名师的精彩讲座,感受了教学名师的风采,也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各位专家对高考、新教材的精彩讲解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

历史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第一,时代要求。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亦不例外。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要求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人才培养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历史所需。

       第二,旧课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中历史课程标准》,历经十几年,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表达笼统,必修课程历史1(政治)、历史2(经济)、历史3(文化)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时序性不强,内容较深且选择不够系统,必修与选修内容有重复等。

、新高考下历史考试的变化。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了五大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虽然我们现在使用的还是老教材,但是在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当中已经侧重考查了五大学科素养,遵循一核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学科新变化,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应对。

第一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装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第二,提高教师的史学素养,重视并加强史学阅读。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重视并加强史学阅读,努力做到密切关注史学的最新发展,广泛汲取史学研究成果,及时了解史学界关于相关历史教学内容的新观点、新论述、新材料,基于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史学研究成果、优质史学资源与历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这一点恰恰是目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最欠缺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史学研究成果和有价值的史学资源作支撑,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只会给历史教学带来“花拳绣腿”,并可能将历史教学引向形式主义的歧途。其实,这已被大量的课堂实践所证实。

第三,转变观念,变“教书育人”为“铸魂”。传统的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以“教书”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学科后备人才为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有违教育的本质,也使的中学历史教学丧失了其生命力。但现在让我们欣喜的是,随着历史本位的回归,随着新课改进行,新《历史课程标准》已把思想教育目标修订为较为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它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目标更明确,且更具有实际操作性。所以我认为在历史实际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人格的提升,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变“教书”为“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