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评课的几种有效方式

299
发表时间:2022-04-24 10:23作者:黄和义

评课的几种有效方式

黄和义

评课可以从这几种方式进行:选取角度;参照标准;套用模式;概括特点(优点与不足);等等。

一、选取角度(教学设计中的三个角度)

评课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比如从教、学或课程设置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1)从教的角度,以前是教师中心,现在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或发挥教师教学的引导性。比如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学手段的落实,教学节奏的把控,教学状态的调整,教学智慧的体现,教学的有效落实等等。

2)从学的角度,新课程要求教学围绕学生中心展开,现在说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比如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学生学习时间的保证情况,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配合情况,包括学生思维与感悟能力在内的能力训练与素养的培育,教学目标的最终完成情况等等。

3)从课程设置的角度,从前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现在要求有课程观念,而且课程建构必须体现课程的系统性,比如:教学目标的制订,重难点的把握,学科的融合,章节在单元中的地位,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导入的设置,纲目的过渡,首尾的呼应,小结提升等等。

二、参照标准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可的好课标准,评课可以参照这个好课标准进行评价。

比如:关于评价新高考新教材高中历史课的好课标准,海派名师李惠君认为好课必须“讲完、讲好、达标”;浙派名师戴加认为好课必须“有故事、有灵魂、有方法”。

也可以用现在很流行的“三有模式”进行评课:“有序、有料、有趣”;或者说:“有法、有效、有魂”;“有趣、有序、有效”等等。

比如:省普教室初中历史教研员朱旭老师也设置了“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附后)

比如我的好课标准:“好课的八度空间”,即教学环节完整度、教学结构优化度、教学内容严实度、教学方式灵活度、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模式有效度、教学状态融合度以及教学情绪感动度。(参见我的论文《好课的八度空间》)。

比如我的《合理、充分、流动、达成——邢延清执教的《学习的新世界》为例浅谈心理课的评价标准》所阐述的:优秀的心理课堂一般必须同时在教学设计、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等四个方面做好。

比如我常常使用的模式:“四有标准”与“五有标准”。四有标准:有方向、有方法、有落实、有规范;五有标准: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腹中有材料,课中有总结(提升)。

现在,我主张用“两化”与“两式”的标准进行评议:“两化”即结构化与情景化;“两式”即参与式与探究式。

三、套用模式

1.以前,我们进行知识教学的基本步骤: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讲授新知识、总结新知识、练习新知识。这个已经很陈旧了,需要创新,提升效率。

2.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曾经践行过“自主问题竞赛教学方式”,效果还不错。现在反过来审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融入了一些创新的成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的自主性,但是从总体而言,仍然属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用当今教育改革对于学生学科能力素养培育的要求。

3.评课还可以按照许多名校的教学模式进行评课。

比如:江苏杨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石家庄精英中学的“6+1”课堂模式;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北师大泉州附中的“三五模式”;还有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的独特教学模式;等等。

4.陈木兴老师主张运用推理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模式(方式)一般要求对新课进行课程重构才能进行,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陈老师认为:以前照本宣科,原因→表现→结果(影响、作用),现在教材处理必须跟着考试走!应引导学生采取这样的推理教学:概况(表现)→推理→原因、背景;概况(表现)→推理→结果(影响、作用);概况(表现)→推理、分析→怎么样(说明、表明)。

5.叶小兵教授主张采取如下主题教学的基本步骤: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材料研习、自主探究、交流提升。

这种教学模式(步骤)明显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重视探究式学习,比较能够培育学生能力与素养。

6.当然,要用一种教学模式评课,最好有先设置与践行自己的教学模式,才灵活借用相应的教学模式评议。

结合教学对于能力与素养培育的要求,我设置出以下两种新课教学模式和一种复习课教学模式,供老师们参考:

1)“八习”教学模式。

①情境创设(创习);②自主学习(自习);

③展示分享(展习);④研讨学习(研习);

⑤评价点拨(评习);⑥演练反馈(练习);

⑦总结回顾(结习);⑧复习反思(复习)。

2)“对答案式”教学模式。

①布置预习,课堂了解预习与没有预习的学生数量;

②请没有预习的学生通过课的标题或纲目,“猜测”可能的内容;

③请有预习的学生点评没有预习学生的回答;

④师生一起阅读教材或纲目(校对作者给出的答案),以语言、文字或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简述或概述。

3)“备、测、评、演”复习课模式(“四习”模式)

①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备习)。

②第二阶段是“检测”阶段(测习)。

③第三阶段是“点评”阶段(评习)。

④第四阶段为“演、说”阶段(演习)。

四、概括特点(优点与不足)

评课还可以针对具体的课例,进行课堂教学特点的概括,一般包括“优点”与“缺点”两部分。

一个简单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一些现成的评课标准出发,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的是否有达到这些标准,有达到就是优点,没有达到,就是不足。

优点:比如上面的“有序、有料、有趣”;或者说:“有法、有效、有魂”;“有趣、有序、有效”等所谓的评课标准;以及我常常使用的模式:“四有标准”——有方向、有方法、有落实、有规范以及五有标准——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腹中有材料,课中有总结(提升);等等。实际上也是可以作为具体课题的“优点”,符合几点就是几个优点,可能是两个、三个、也可能是四个。

“缺点”一般也需要提及,因为再好的课也会有不足。表述一般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有几点提出来商榷”或“可能有几点需要改进”,或直接坦诚说明有几点不足。

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用什么方式评课,你的观点都必须有理有据,如果能够说明理论来源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