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主题教学案例——LED发衣光313
发表时间:2020-03-08 09:27 STEM主题教学案例 2.LED发衣光 泉州市丰泽区见龙亭实验小学 黄惠琼 【主题内容分析】 可以说电改变了人类的整个生活,电正在为人类承担着大部分人类原本不能办到的事。本课题顺着学生的认识发展,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探究的需求设计安排的,LED是上世纪中期发展的新技术,LED由于发光过程中不产生热量,寿命较长。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从点亮一盏LED灯,到控制灯的亮与灭,结合并联想到接两个灯亮,继续碰撞出火花,怎样接两灯,是怎样的效果,怎样控制成本,孩子们就是在这样不断接亮灯泡的活动中理解电路回路、断路、短路以及电路的不同连接方法,会自己用学到的电学知识去解释,对电路故障分析,比较不同接法,并作出选择,设计出一件能发光的衣服。 为了充分带动学生的双手,放飞学生的思想,这种将一系列活动统领到一个“大主题性”活动中,对各目标进行整合是STEM的一个特色,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本主题主要活动流程设计如下: 引入问题与确定需求:设计并制作一件LED发光衣
调查研究与学习支持:LED构造及电路不同的连接方法
分析观点与建立模型:LED发光衣的设计与制作
测试优化与解决问题:发光衣效果的测试
产品展示发布与评价:LED发光衣的展示与评价 本主题将引导学生像工程师一样经历工程的设计、制作、测试、优化迭代的过程,在综合性、项目化的深度学习中,内化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具有积极意义。 【适用年级】 五、六年级 【建议课时】 6课时 【主题教学目标】 科学(S) 认识开关能控制电路。 通过点亮LED试验,测试发光效果,探究影响电路发光效果的因素。 技术(T) 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方法组合点亮多盏LED灯。 能够清晰介绍自己的设计及所遇到的问题。 工程(E) 能够按照设计图完成LED发光衣的制作。 能够在制作完成后有效测试发光衣的发光效果,针对遇到的问题调整改进。 通过迭代,不断优化自己的设计。 数学(M) 能够通过估算控制所需耗材及制作的成本。 【主题教学准备】 学生组活动准备: 1号材料盒: 1个收纳盒、30cm铜箔纸一条、3V纽扣电池2个、电池盒1个、导线、开关3、反光衣(样版)一件、粉笔、活动项目记录单1张、项目评价记录单1张 2号工具箱:剥线钳1把、软尺1条、双面胶(固定线路) 教师教学材料准备: 课件、板书贴、磁钩、晾衣架、普通反光衣 【主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出问题与确定需求 目标: 通过点亮LED试验,探究LED单向导电性、闭合回路。 会使用剥线钳、软尺剪出所需的导线长度 根据自己的设想画电路图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6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光线不足时,我国19时至第二天的6时发生事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导入一则交通报道:2014年12月8日,一位清洁工人大雾天在新柳大道延长线上清理道路上的垃圾,冰冷的冬晨直接把反光衣套上。然而,当他正忙碌中,一辆大卡车在视线模糊的道路中急速行驶而过,当司机看到他时,也完全来不及刹车,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造成事故的最直接原因是普通反光衣在光线不足条件下,反光效果不好,造成交通事故。 为了能减少交通事故,柳州交警向品牌之都石狮订购一批发光衣,在光线不足时加强反光效果,订单要求:1、能达到合适的发光效果2、材料成本合理3、能用开关控制。 活动一: 让LED亮起来 1. 进行“探究点亮并控制一盏LED灯”活动的准备 (1)实验需要哪些材料?用 什么连接? (2)怎样连接?先尝试画个图。 注意事项:基础连接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完成,方式不限。 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让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来统一大家的认识。 (3)讲解电池、剥导线、开关等知识点和简图的画法,这期间可以让小组讨论。之后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并将设计方案画在记录单1上。 2. 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设计方案下面,将设计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写在记录单1上。 (1)LED灯亮了吗?如果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怎样解决? (2)如果灯不亮,同时手指感觉烫,要立即断开电路。(短路的认识,及时制止短路的发生) (3)灯不能常亮,怎样让它熄灭?又该如何点亮呢? (4)能不能用一个装置来控制灯的亮和灭? 注意事项:强调先画设计图,再动手尝试连接。 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及总结,老师引导理解LED灯的单向导电性、回路、开关控制的概念。 记录单1 让LED亮起来 LED灯: 1.我的设计方案:画图 2.在本设计与实验的过程中,灯能亮吗?我是如何解决的? 3.我还需要怎样改进,能更好的连接固定LED? 第二课时 调查研究与学习支持(1) 目标: 认识开关能控制电路。 能够分析各种电路故障,估算要用导线的长短和数量 能够具有初步的设计能力,用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 活动二: 同时点亮两盏LED灯 1. 引导学生回顾点亮LED灯的条件及事项。 2. 明确让学生设计“同时点亮两盏LED灯”的电路图的任务。 (1)学会点亮一盏LED灯,两盏怎么做?(闭合电路的概念) (2)在材料和连接方式上有什么改变吗? 3. 设计电路。 (1)设计同时点亮两盏LED灯的方案,并将设计方案画在记录单2上。 (2)各小组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案。 (3)找不同方案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 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5. 展示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 再次巩固回路的概念,引导理解串联并联的概念、电池组合概念以及开关的作用。
记录单2同时点亮两盏LED灯 LED灯: 1.设计方案: 2.设计与实验的过程中,我需要用几个开关控制?开关可以装在哪里? 3.同时点亮两盏LED,还有其他的接法吗? 第三课时 调查研究与学习支持(2) 目标: 加深设计能力,设计不同电路的连接方法。 能够按照设计图完成点亮两盏LED灯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活动三:轮流点亮两盏LED灯 1.明确设计“让两盏灯不同时亮起来”的电路图的任务。 (1)你是怎样做到两盏灯都亮的?是轮流亮的吗? (2)有多少种方法呢? (3)开关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4)两盏灯一定要同时亮吗?我们如何做? 2. 小组同学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分享实验方案。 设计轮流点亮两盏LED灯的方案,并将设计方案画在记录单3上。 注意事项:轮流点亮两盏灯时不一定要两节电池,注意控制成本。 3. 根据设计进行实验 (1)取本设计需要的材料,进行实验,并记录在记录单3。 (2)你的制作与设计一致吗? (3)修改的地方请及时记录,注意不要出现短路。 4.展示、讨论及总结 (1)有没有实现“两盏LED灯不同时亮”的目标? (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的? (3)只控制一盏LED灯亮与灭,算不算成功呢? 5.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同时点亮与轮流点亮 记录单3 轮流点亮两盏LED灯 LED灯: 1.设计“轮流点亮两盏LED灯”的实验方案,画出设计方案。 我的设计图: 2.在本设计与实验过程中,需要几个开关?至少需要几个? 3.我是怎样设计开关的位置,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 第四课时 分析观点与建立模型 目标: 设计多个LED发光衣的布局。 会使用双面胶固定导线。 能够按照设计图完成LED发光衣的制作。 能够在制作完成后有效测试发光衣的发光效果。 活动四:LED发光衣的设计布局 小组讨论:(1)灯、电池的位置初步设计及固定(粉笔记号) (2)灯的分布、估算导线长短 (3)连接方法、开关的布局 不同接法:串联、并联、开关不同位置的控制 活动五:LED发光衣的设计制作 1.讨论设计图 (1)发光衣使用哪些材料、数量多少? (2)发光衣电路怎样做接触更好? (3) 电路怎样固定到衣服上? (4)发光衣电路怎样加工处理能防水? 2.温馨提示: (1)活动流程:设计 选料 制作。 (2)LED单向导电。 (3)连接电路时,注意避免短路, 防止触电和火灾。 (4)选择所需的材料,注意控制成本。 (5)小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 3.设计与制作 各小组按照活动要求,先选取所需要材料后制作。 4.记录耗材,填写项目评价量表相关内容。 5.介绍设计方案。 6.评价设计方案与小组的表现,填写项目评价量表相关内容。 第五课时测试优化与解决问题 目标: 制作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方法组合点亮多盏LED灯。 能够在制作完成后,针对遇到的问题调整改进。 不断优化改良自己的设计。 活动六:LED发光衣的发光效果测试 1.出示测试任务:将衣服挂在衣架上测试 2.任务要求 3.测试:各小组到活动区域完成测试任务。 4.各小组结合测试过程中对设计的电路进行调整,讨论完成项目活动记录单最后的问题。 第六课时产品发布与评价 目标: 通过测试,不断优化自己的设计,达到可重复检测的要求。 活动七:分享交流会 1.小组设计制作成品展示及小组代表汇报: (1)展示制作的发光衣,阐述设计意图及测试的结果 (2)设计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 (3)增加防水作用,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了哪些处理? (4)你认为你设计的发光衣存在什么不足之处?怎么改进? (5)结合测试时的经验,你觉得还可以怎么调整发光效果? (6)你们的耗材有没在预算范围? 我还可以怎样调整? (7)寻找新型的触摸式纸电路开关和电池。 2.其他小组可对其做出评价或者提出问题、建议,同时汇报的小组成员可做出相应的解释说明。 活动八: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还想怎么进一步优化你的发光衣呢? 【板书设计】 LED发光衣 项目主题
【附:项目评价量表】
【附:项目活动记录单】 项目活动记录单 第小组
下一篇测试排箫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