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春风化雨 点石成金——记2022年秋季历史学科教学视导系列活动(九)

234
发表时间:2022-12-05 17:01

为加强对区属各中学历史学科的校本教研指导,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本学期开展了历史学科“优化学案、引导学习、灵活检测”教学视导系列活动,12月1日,丰泽区历史学科教学视导活动第九站走进了泉州市丰泽区华创学校。

(一)春风化雨,推进主题教学模式

   12月1日上午九点多,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学科教研员黄和义老师到泉州市丰泽区华创学校参加教研座谈会(原计划是要参加历史学科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因为华创学校平时是政史地生综合组一起活动,所以改成座谈形式),参加座谈会的有教务处主任韩佳丽老师(曾任教历史学科)、负责教研工作的陈舒涵老师(曾任教历史学科)、历史教师吴洋老师等人。

图片

   黄和义老师耐心询问了学校有关教学教研的很多情况,并针对学校推行的“1+3”新课堂模式详细进行了解,韩主任与陈老师一起相互补充说明了学校的“1+3”新课堂模式:“1”就是师生上课必备一张导学案;“3”是导学案中三个最核心的教学模块“自主、展示、反馈”,一静一动一收获。

   黄老师对学校倡导的“1+3”新课堂教学模式表示赞赏,认为导学案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自主、展示、反馈”三个教学模块分别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及促进课堂教学的评价反馈,是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模式;在此基础上,黄老师对“1+3”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教学模块的具体操作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见;同时建议学校可以借鉴本学期正在区属各校推行的历史学科“主题教学模式”来完善“1+3”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不足,并简洁地介绍了“主题教学模式”五环节的操作要领,即:

1.情境创设:无情境不教学。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学习历史常用历史情境,关注时事善用现实情境,评价历史有选择地使用学术情境。

2.任务驱动:教师细心打磨基于情境的问题方式,问题规范,定时训练,明确学习任务。

3.材料研习:学生阅读教材或者课外拓展材料,进行“材料研习”,完成相关问题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4.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追问互动,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从而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习真正发生,也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答问题,补充强调易错易混与重难点,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概括本课主旨思想,升华课堂主题,提升历史思维与历史认识。

(二)点石成金,常态课观摩评议

   12月1日下午第三节,黄和义教研员与华创学校的多位老师一起观摩了吴洋老师在七年级2班执教的常态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图片

图片

   观摩课后,老师们随即展开热烈的评议活动。吴洋老师进行了简洁自评,阐述了本节课设计意图;其他听课老师也对本节课表示认可;黄和义老师做了精彩的总结评议,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设性的建议。

   黄老师首先从导学案设计、问题引导、师生互动、课堂状态等各个方面肯定了吴洋老师的教学活动。

   同时,黄老师指出几个不足:一是主要使用问题引导讲授法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二是本课大部分问题思维含量较小,个别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没有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效果有待提升;三是导学案与课件匹配度不高,教学逻辑结构不够。

   黄老师还提出了两个建设性的建议:一是导学案助学贯彻落实要坚决,要有始有终,而且必须与课件相互匹配,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二是今后的常态课教学可以按照主题教学模式五环节开展,尽量做到情境化教学与结构化教学,并结合本课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各个环节的落实方式与操作细节。

   最后,参与观摩评议活动的分管领导钟华锋副校长对黄老师的精彩评议与高屋建瓴的建设性建议给予认真的总结回应与极高的评价,并由衷地表示深深的感谢。

图片

   此次走进泉州市丰泽区华创学校的教学视导活动,黄和义老师耐心调研,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帮助老师们发现学校新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推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并结合历史学科主题教学模式进行具体阐述,抓住核心,启发思维,点石成金,在推动历史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的同时,对学校整体教学教研工作也起到很好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图文:韩佳丽   陈舒涵(华创学校)
编辑:伍奕虹
初审:黄和义
终审:庄松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