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丰泽区小学数学优秀骨干教师“送教送研”下校暨 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第七场研讨活动

447
发表时间:2023-04-23 18:04

和风细雨,绿草如茵,如歌四月,教研花开。为进一步总结和提升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小板块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共享, 4月19日,2023年春丰泽区小学数学优秀骨干教师“送教送研”下校暨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研讨活动(七)在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举行。参加此次研讨活动有丰泽区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柯秀妹老师、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洪志华书记、李芳芳副校长,还有课题组成员以及来自我区部分学校的教师代表。

    本次研讨活动主要分三个环节,首先是“统计与概率”板块课例观摩和专题讲座,最后是“卷入式”教研活动以及活动总结。

1.png

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邓森海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均数》一课。邓老师以跳绳为主线,创设男生组和女生组跳绳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作为比较两个小组跳绳水平的依据,该“比什么”呢?让学生感悟引入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移多补少和求和平分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结合数轴让学生理解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量,能够刻画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对“如果女生组再增加一位,还会赢吗?”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讨论,感悟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平均数具有灵敏性。

2.png


    丰泽区实验小学庄月蓉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平均数的再认识》一课,立足教材、挖掘教材,引领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平均数的特点,积累数据分析方法。在教学中,庄老师十分注重以生为本、教师导学的教学方式,提出核心问题“用喜欢的方法排出名次,把思考过程写下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比碰撞,发现在数据分析中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体会平均数具有灵敏性,深入理解平均数知识结构,发展数据意识,提升应用能力。

3.png

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的洪学敏老师以《细研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和老师们分享了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些学习内容。接着,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柯秀妹老师针对两节课的设计亮点分享了《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板块变化解读》,呼吁老师们关注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感悟统计与概率领域里的两大变化。

4.png

此次“卷入式”研讨中与会老师分为三个小组,结合两节观摩课分别从核心素养与核心问题、学习方式、教师导学等三个方面展开激烈的研讨。第一组老师结合具体课例,充分展开阐述了执教者是如何依托几个重要核心问题,来发展学生数据意识、应用意识以及模型意识等核心素养。第二组老师从好学、会学、实学三个方面展开评析了两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三组老师就教师导学方面,从素养导向、以生为本、结构化教学、真实情境中学习等几个内容展开讲解,具体分析两节课中老师的教学,提出教师教学应做到善引导、重评价。

5.png

最后,柯老师对两年来课题实践研究做简要报告,并针对老师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做解疑释惑,她强调在倡导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忽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学习在浅层时要进行有效引导,对存在认知偏差要有矫正,对学习方法要有疏理,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追问和辨析,把学习引向深入。

6.png


本次教研活动给参会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对新课标下“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也让课题成果在区域内得到更为广阔的辐射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