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积极研讨,深入分析——记丰泽区2020届初三历史统编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48
发表时间:2019-10-16 11:08
原定于20191015日(周二)上午8551130在东海中学举行的丰泽区2020届初三历史统编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因片区停电延迟一天在1016日(周三)上午8551130举行。本次活动主旨是为帮助我区2020届初三历史教师准确把握统编版新教材,应对省卷中考在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新变化,提升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老师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很高,人数比以前区学科研讨活动多,共有共十九位教师(有些老师因为各种原因陆续请假,到活动的最后,参会人员剩下十来个),区进修学校教研员黄和义老师参与并主持研讨活动。
上午八点半以后,老师们先后来到了东海中学,855940,老师们齐聚在科学楼二楼录播室,听取了杨玉楼老师执教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休息十分钟后,研讨活动在隔壁的党员活动室进行,黄和义老师主持进行了观摩课的评议研讨活动。老师们的讨论积极热烈,黄老师进行肯定与鼓励,并做了发言。针对是否需要引领学生讨论“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一成一败的原因”,对于老师们的不同意见,黄老师从学习历史的不同层次入手,希望老师们作为一个历史学科的老师,必须站在更高的一个层次看待一切历史现象,不仅仅是教学历史知识,更应该学习历史的大势规律,这样就能够明白什么该教,什么要深入地研讨了。从“学习大势”的层面上看,对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教学比较显然是需要的。然后,黄老师还从改革最终成功的因素入手,谈了如何认识中日两国一成一败的这两次改革。黄老师说:纵观古今历史,一场改革要成功,并最终贯彻始终,做到以下两点最重要:一是提升各种资源利用的效率,扩大财富总量,而不仅仅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二是不仅做好顶层设计,精心设计改革措施,依靠官僚体系推进改革,还必须利用好新生力量,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黄老师还列举了商鞅变法与管仲改革进行说明,然后,对戊戌变合法与明治维新进行了简单的对比。最后希望老师们从这些认识层面出发,再决定怎样进行教学取舍。从老师们的神情上来看,很认可黄老师的这个观点。观摩课评议研讨大约1035结束。
接着,黄和义老师用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传达了不久前开展的“泉州市2020届初三历史统编新教材学科研训活动”的精神,传发了陈木兴老师的两个讲座整理稿并进行简单的解读,同时传发了杨玉楼老师的经验发言稿请老师们回去阅读学习。
1045开始,进行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黄和义老师做了一个讲座:“2019届中考历史成绩分析及2020届初三历史教学建议”。黄老师通过分析了2018届、2019届中考历史成绩,得出这样的结论:2018届中考历史成绩达到十三个评价单元的正数第八名(倒数第六名)的预期目标;2019届中考历史成绩则远远超过十三个评价单元的正数第七名(倒数第七名)的预定目标,达到了“平均分第三名、及格率第五名、优秀率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是,黄老师指出:这三项指标在数据上整体还没有达到泉州市平均水平。在这些分析与既有成绩的基础上,黄老师提出了2020届历史中考的三个弹性目标:1、保超,即保证平均分、及格率与优秀率三项全部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此为基本目标;2、争三,即争取三项全部进入全市前三名;3、冲二,即冲刺目标:三项有一项或多项进入全市前两名。然后黄老师还不忘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如果老师们没有异议,我们本届中考毕业班历史成绩就以这个作为我们的目标了。
接着黄老师提出了2020届初三历史的七条教学建议,并简单地进行了解读,同时也传发了发言提纲,内容如下:
1、针对学情,明确目标。
1)依据《课标2011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
2)把《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点拨解读与教学相结合,把握中考动向;
3)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师生双向有效互动,防止教与学脱节。
2、研究考题,把握趋势。
研究中考题,把握省卷背景下初高中衔接的命题趋势。可以参见2018年底的讲座《新中考背景下的试题编制》。
强调几点:
1)更加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
2)课外材料考核内容增加;
3)选择题主观化、主观题自主化倾向;
4)材料解析题问题陈述性——行为动词的教学;
5)论述题——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
3、课前小测,及时反馈。
比如可实行学生交叉批改。
4、考点精解,构建体系。
精练解读考点与点拨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主干知识、核心知识的教学,对可能的考点与热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讲练结合,少讲多练。
5、先阅后评,选择讲评。
试卷先阅后评,试题有选择性讲评,力求简洁高效;
6、加强指导,规范训练。
加强学习方法与应考技巧的指导,加强答题规范性训练。
7、设置模式,坚持践行。
设置与实践一个可评价、可操作、可复制、可持续的实效复习课教学模式——“备、测、拨、演”复习模式。
①第一阶段是课前“候课”“预备”阶段。
本阶段大约3-5分钟。
调试多媒体设备等;
擦黑板;
正板书;
分发、检查或抽查作业;
与学生聊天交流沟通等……
②第二阶段是“检”“测”阶段:本阶段大约10分钟。
每节课课前“小测”,可以当场读题或事先把题目打在屏幕上,学生只要写出答案即可。“小测”主要“检查”学生上节课复习的必备知识、主干知识与阶段特征等的掌握情况。为减轻教师时间压力,教师可以当场说明答案,请学生同桌互改,用时短,成效高。教师需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备课教学设计与找题、编题、研题上,而不必是批改“小测”。
③第三阶段是“拨”“动”阶段:本阶段大约15分钟。
教师切勿长时间讲解与梳理知识,教辅书整理的主干知识、阶段特征应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必须精讲精练,重点“点拨”,关注某个时段的纵向联系、中外关联、高频考点,重视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体现教师的教学指导性。尽量让学生“活动”(包括脑动、口动、手动等“五动”)起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出题,学生动手书写;当堂限时阅读、思考、书写训练,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实效性。
④第四阶段为“演”“说”阶段:本阶段20分钟左右。
进行仿真题型“演练”,然后请学生“说题”。
选择题需要进行题干材料的解读,找关键句子,抓关键词,并进行选项的推理确定与排除的说理,甚至要求进行变式提问等。
非选择题可要求学生先进行问题解读,再进行材料解读,先对材料进行分层解读与概括,再联系所学进行多角度进行说明、评析与论述,包括“概括”(指出、简述、概述)特点、表现、原因、作用等;“说明”原因、作用、意义、影响等;“简析”(分析、评析)原因、意义、影响等。总之就是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表达(思考、讲述与书写)
其中,第三、第四阶段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最后,黄和义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构建自己或适用于本校的一个教学(复习课)模式,或者践行这一个教学(复习课)模式。
活动结束时候,刚好1130
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