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STEM主题教学案例——做个指南针

776
发表时间:2020-03-08 10:11

STEM主题教学案例——做一个指南针

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巫美芳

主题内容分析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现在,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本主题是结合三年级科学教材《做一个指南针》一课进行重新设计改编,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利用磁铁的性质设计制作一个指南针。

本项目包含了以下活动流程:

    问题引入与确定需求:认识指南针


     调查研究与学习支持:探究磁铁的性质——磁性

    探究磁铁两极的奥秘

探究磁极与方向的秘密

探究磁极的相互作用

分析观点与建立模型:设计、制作指南针

   

    测试优化与解决问题:指南针的测试


指南针的展示与评价

【主题教学目标】

科学(S

铁制品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称南极,指北的磁极称北极。

技术(T

知道设计制作指南针的2个要点——磁性指针、磁针能自由转动。

知道磁针能自由转动的方式有很多种:水浮式、悬挂式、支撑式。

能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材料,有计划地设计指南针。

体会绘制设计图的成就感,乐于改造和创新。

工程(E

知道做一个指南针包括一系列步骤,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能够按照设计图完成指南针的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针对遇到的问题调整改进。

数学(M

能够通过简单地测量,裁剪合适大小的材料,让自制的指南针能指示南北。

【适用年级】

三年级

【建议课时】

6课时

【材料清单】

学生分组材料:钢针、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回形针、木棒、悬挂架、瓶盖、吹塑纸、透明水盒、悬挂盒式支架、底座、支架、托盘、大头针、双面胶、剪刀、标签纸

教师教学材料:小组编号贴、板书贴、小组编号台卡(大、小)、课件教学课

【主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入问题与确定需求

活动一:认识指南针

目标:

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会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确定任务

学校的春游活动初步定在了下周,玲玲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巧实用的指南针。她想用钢针来做指南针的磁针,请你帮玲玲完成利用小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方案设计和模型制作,要求能够正确的指示方向,且方便携带。

2.介绍指南针的历史,总结指南针的类型

指南针的历史:

很早以前,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做磁石。

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到了900多年前,人们知道了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方法,制作出了灵巧的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罗盘的定方向的仪器。有了罗盘,航海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了。指南针逐渐从我国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现在的指南针小巧灵活多了。

指南针的类型:水浮式、悬挂式、支撑式。

3.分析指南针的结构:磁针、支架、方位盘、外壳。

4.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①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②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③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5.初步设想:

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指南针?可能需要哪些材料?

活动记录表:

表一:指南针的初步设想

你想设计一个(           )的指南针,需要用到下列材料:


名称
数量
备注













第二课时调查研究与学习支持

活动二:探究磁铁的性质——磁性

目标:

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的性质叫做磁性。

通过实验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动手自制一枚磁针,并检测其磁性。

做磁针

资料库:

人们很早就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强一些。人们逐渐掌握了用摩擦的方法制造小磁铁。

制作磁针

从资料库中我们知道了制作磁针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条形磁铁和小钢针试着做一个。

我们应该怎样检测小钢针是否已经磁化变成磁针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2.探究磁铁的性质——磁性

活动准备:

准备一根条形磁铁及由不同材料做成的物品:回形针、塑料棒、订书钉、铜片、纸片、小木块、回形针、钢珠、橡皮擦、铝片、布条、铅笔、铁钉。

讨论:

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

设计并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并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

(注意: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

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及总结,理解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3.检测磁性

利用可以利用磁铁具有磁性的特点,我们可以让摩擦后的小钢针试试能否吸引大头照,如果可以吸引就证明小钢针已经磁化变成磁针了。

实验记录表:

表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画“√”,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请画“×”,有歧义的物体请画“○”。

物品名称
回形针
塑料棒
订书钉
铜片
纸片
小木块
回形针
钢珠
橡皮擦
铝片
布条
铅笔
铁钉
预测













实验















第三课时

活动三:探究磁铁两极的奥秘

目标: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南的磁极称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称为北极,用“N”表示。

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自制小磁针的南北极。

疑问:

怎样确定磁针的哪一端指的是南,哪一端指的是北呢?我们继续探究磁铁的奥秘。

发现问题并作出猜测:

将小钢珠慢慢靠近磁铁,为什么总是被吸在磁铁的两端?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猜测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是最强的。

3.设计并进行实验:

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汇报实验方案:在条形磁铁上选择五个有代表性的点,分别标记为A、B、C、D、E,先用回形针制作五个挂钩分别悬挂在五个点上,接着将回形针一个接一个轻轻的放上去,最后,将悬挂的回形针的数量记录在表三。

进行实验并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小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活动四:探究磁极与方向的秘密

实验记录表:

表三:“磁铁什么地方磁力大”的实验记录


磁铁的部位:


  A         B           C          D          E
   
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   )    (   )   (   )   (   )   (   )






1.发现问题:

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发现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2.做出假设:

所有能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静止下来的时候,都是一端(红色端)指南,另一端(蓝色端)指北。

3.设计并进行实验:

材料:条形磁铁、旋转架、托盘。

利用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将托盘放置于旋转架上,再将条形磁铁轻轻放于托盘上,转动托盘,观察并记录条形磁铁静止下来时的位置(表四),反复多做几次。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结:通过观察悬挂着的磁铁和支撑着的磁铁,我们发现: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极指南方,一极指北方。指北的一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极叫南极,用“S”表示。

5.小磁针的方向

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我们知道小磁针也有两个磁极,也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我们可以通过悬挂、支撑等方法来确定南北极。

实验记录表:

表四:探究“磁极与方向”的实验记录

猜测
实验次数
观察到的现象
红色端指(      ),
蓝色端指(       )。
第一次
红色端指(      ),
蓝色端指(       )。

第二次
红色端指(      ),
蓝色端指(       )。

第三次
红色端指(      ),
蓝色端指(       )。


第四课时

活动五:探究磁极的相互作用

目标: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自制小磁针的南北极。

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靠近另一个磁铁的磁极,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作出猜测,并记录下来。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组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案:把两个条形磁极相互靠近(N极靠近N极,N极靠近S极,S极靠近N极,S极靠近S极),并记录现象。

进行实验并记录。

3.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当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N极,S极靠近S极时,相互排斥;N极靠近S极,S极靠近N极时,相互吸引。

得出结论: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4.小磁针的方向

利用“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原理,也可以判断出小磁针的南北极。

实验记录表:

表五:探究“磁极的相互作用”的实验记录

靠近方式
猜测
(“吸引”或“排斥”)
观察到的现象
(“吸引”或“排斥”)
当(   )极靠近(   )极


当(   )极靠近(   )极


当(   )极靠近(   )极


当(   )极靠近(   )极



第五课时:分析观点与建立模型

活动六:设计、制作指南针

目标:

能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材料,有计划地设计指南针。

知道设计制作指南针的2个要点——磁性指针、磁针能自由转动。

体会绘制设计图的成就感,乐于改造和创新。

认识评价量规及注意事项。(表六)

各小组根据记录单一中选择的实验材料,确定指南针的类型并设计指南针方案。(记录单:我们的设计图)

小组介绍自己的指南针方案。

针对方案的可行性,各组间相互提出建议。

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图选择材料并制作指南针。

表六:产品自评得分表

做一个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得分
功能
        指示南北5分           方便携带1分

制作工艺
        造型美观1分           创意程度1分  
    细节精致1分

材料用量
    实际材料用量与计划用量一致得2分
    实际材料用量比计划用量不一致得0分

介绍规范
    能清晰、完整地表述杯套的特点2分
    能用恰当的科学语言2分

分工合作
        成员参与度高1分        合作性高1分
    遇到挫折不退缩1分

整理器材
        桌面整洁1分            垃圾归位1分

                         总分



记录单:我们的设计图

我们组做的是一个         (水浮式、悬挂式或支撑式)的指南针。这是我们的设计图:



第六课时:测试优化与解决问题

活动七:指南针的测试

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测试指南针能否指南北。

能优化改进自制指南针。

能够针对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

1.明确测试任务: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

2.测试指南针。

注意:指南针之间不能靠太近,避免互相干扰。

分析: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的原因。     

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指南针。

第七课时:指南针的展示与评价

活动八:指南针发布会

目标:

小组合作,共同展示和分享自制指南针。

知道做一个指南针包括一系列步骤,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体会成功制作指南针的乐趣,乐于改造和创新。

1.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组的指南针:

我们组做的是一个         (水浮式、悬挂式或支撑式)的指南针。我们的自评得分是分,具体得分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指南针的特别之处是……

2.作品评价。

3.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组的指南针?为什么?如果让你们再次修改自己的模型,你们会怎么改?

4.总结

评出优胜组:美观奖、实用奖、小组合作奖。

5.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北斗导航系统。鼓励学生继续创新,激发责任感。

【板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

   

制作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