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展览馆和博物馆,创设情境,通过赏析馆中的艺术品,一窥宋代经济的繁华,寓教于乐,符合学生思维特点。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回眸:泉州印象 |
【导入】 | 播放《刺桐港》视频,让学生领略刺机桐港荣光,学习泉州精神,引发学生共识,导入新课。 | 思考 回答 | 结合地方史,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
二、探索:不一样的宋朝 |
学生自主学习,初识宋朝 |
师生互动,再识宋朝 |
稻花香里 (农业) | 1、“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观察宋代《耕获图》;出示《湘山野录》史料。 2、提问:根据图片和材料,概括宋代农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 观察回答 自主探究 回答问题 | ♦知道宋代农业发展新气象:出现新品种、新技术、新工具、新区域; ♦学会观察历史图片的方法。 |
流光溢彩 (手工业) | 1、结合填空题,理顺手工业兴盛的基本史实。 2、制瓷业:观看五大名窑图片,展示江西景德镇青白瓷图片; 3、造船业:引导学生“走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开元寺古船博物馆,展示“南海一号”考古情况,并请学生解说南宋古船。 | 赏析 回答 | ♦了解宋代手工业的新发展:造船业的新技术,制瓷业的多种类,丝织业的新工艺,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
京华一梦 (商业) | 1. 引导学生“走进”上海中华艺术宫,观看开元(中国)《清明上河图》; 2. 展示画卷的局部细节图,如夜市贸易、商铺标牌,引导学生发现宋代商业新景象; 3. 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史料,如唐长安城和宋代东京城的图片对比;北宋交子出现原因的史料,作为补充。海外贸易部分创设情境,了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 | 观看视频回答 思考 回答 看书 回答 | ♦创设情境,了解宋代商业的繁荣:新城市、新货币、商业宣传新思路、海外贸易新足迹; ♦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
三、发现:格局新貌 |
经济重心南移 | 1、出示《宋代经济发展图》和《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史料,得出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 2、梳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展示材料,抛问: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南移? 3、论从史出,提炼观点。 | 思考、填表 观察、回答 交流谈论 回答 | ♦知道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以及南移的原因;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
四、展望:祖国未来 |
升华课堂 巩固课堂 | 1、引导启发学生回顾宋代“政治弱”的印象,总结对宋朝的新印象——经济强,并谈谈感想; 2、课堂练习,巩固基础。 | 思考 回答 练习 | ♦学生对比得到启示:沟通交流才能互鉴共荣;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巩固当堂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