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816
发表时间:2022-04-24 09:41作者:林玉环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泉州师院附中   林玉环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宋代经济的发展》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4课,上承宋代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启繁荣的宋元社会生活和文化,是对宋代社会经济的整体介绍。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个部分关系密切,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共同推动了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课标要求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教学定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等史料,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通过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宋代的繁荣,激发民族自豪感;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现实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2、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方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表格归纳法

确立依据: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的要求;本课知识点较多的特点。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确立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展览馆和博物馆,创设情境,通过赏析馆中的艺术品,一窥宋代经济的繁华,寓教于乐,符合学生思维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眸:泉州印象

【导入】

播放《刺桐港》视频,让学生领略刺机桐港荣光,学习泉州精神,引学生共识,导入新课。

思考

回答

结合地方史,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二、探索:不一样的宋朝

学生自主学习,初识宋朝

师生互动,再识宋朝

稻花香里

(农业)

1、“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观察宋代《耕获图》;出示《湘山野录》史料。

2、提问:根据图片和材料,概括宋代农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观察回答

自主探究

回答问题

知道宋代农业发展新气象:出现新品种、新技术、新工具、新区域;

学会观察历史图片的方法。

流光溢彩

(手工业)

1、结合填空题,理顺手工业兴盛的基本史实。

2、制瓷业:观看五大名窑图片,展示江西景德镇青白瓷图片;

3造船业:引导学生“走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开元寺古船博物馆,展示“南海一号”考古情况,并请学生解说南宋古船。

赏析  

回答

了解宋代手工业的新发展:造船业的新技术,制瓷业的多种类,丝织业的新工艺,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京华一梦

(商业)

1. 引导学生“走进”上海中华艺术宫,观看开元(中国)《清明上河图》;

2. 展示画卷的局部细节图,如夜市贸易、商铺标牌,引导学生发现宋代商业新景象;

3. 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史料,如唐长安城和宋代东京城的图片对比北宋交子出现原因的史料,作为补充。海外贸易部分创设情境了解海外贸易繁荣原因。

观看视频回答

思考

回答

看书

回答

创设情境,了解宋代商业的繁荣:新城市、新货币、商业宣传新思路、海外贸易新足迹;

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发现:格局新貌

经济重心南移

1、出示《宋代经济发展图》和《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史料,得出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

2、梳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展示材料,抛问: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南移?

3、论从史出,提炼观点。

思考、填表

观察、回答

交流谈论

回答

知道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以及南移的原因;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展望:祖国未来

升华课堂

巩固课堂

1、引导启发学生回顾宋代“政治弱”的印象,总结对宋朝的新印象——经济强,并谈谈感想;

2、课堂练习,巩固基础

思考

回答

练习

学生对比得到启示:沟通交流才能互鉴共荣;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巩固当堂所学。

四、教学反思

亮点:本课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大量史料丰富教学内涵。

努力方向:教学资源的筛选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附:板书设计

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 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经济发展的结果: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