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块也能做出大文章——“统计与概率”系列研训活动(三)100
发表时间:2021-04-07 10:55 为充分发挥丰泽区优秀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使区域优质资源共享,加快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3月26日,丰泽区小学数学优秀骨干教师"送教送研"下校研讨活动(第11场)在群石实验小学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也是“统计与概率”板块专题研究的第三场活动,活动由研讨课、专题讲座及听课议课三部分组成,围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展开专题研讨。 上午先观摩两节“接龙课”,第一节是第三实验小学洪龙居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评选吉祥物》一课,洪老师立足学生原有的学习起点,以“怎么开展调查”和“怎么记录”两个核心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观察、交流,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思维活跃,精彩频出,老师抓住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举手调查、整理选票活动,积累调查活动经验。 第二节是湖心实验小学陈聚华老师执教的“接龙课”《最萌小明星》,这节课能很好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了评选“最萌小明星”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熟悉的问题中,体会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会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两节课很好的诠释了课堂上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深刻内涵。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第二实验小学陈丽英老师为与会的老师做《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专题讲座,从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生成“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三方面和大家分享了她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大家受益匪浅。 下午先是观摩两节“对比课”。区实验小学庄月蓉老师执教四年级《平均数》,庄老师借助让学生玩记忆数字游戏,抛出2个核心问题:淘气记忆数字是几个呢?引出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再以为什么6可以代表淘气记忆数字的水平?挖掘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在交流互动中明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培养孩子学会运用数据讲道理。 第二节是群石实验小学陈志纯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对比课”《平均数的再认识》,这节课陈教师充分利用六岁男童女童身高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平均数不仅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还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创设了篮球场上投篮得分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及平均数的灵敏性。以问题为导向,多次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1.2m免票线的合理性和在实际比赛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道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 下午的讲座是第三实验小学赖梁军老师的《构建“统计与概率”有效教学策略》,他从“育人价值加强课的深度”、“教材编排增加课的宽度”、“教学困惑影响课的高度”和“教学策略寻找课的适度”四个维度分析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两场讲座精彩呈现了两位老师多年的教学探索与经验积淀,引发了现场老师的思考与共鸣。 评课议课环节由柯老师牵头,邀请了湖心实验小学李芳芳和第三实验小学潘亚婷两位嘉宾参与互动研讨,围绕活动主题,李芳芳老师针对如何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围绕“有意的情境”、“课堂的核心问题”及“灵动的理答”分享了自己的听课心得。潘亚婷老师立足要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应该是深度解读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讲究“求精不就多,不透不求过”,进行了精彩的评课。 活动最后,区教师进修学校柯老师强调:老师们在教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时,需要注意处理好“把握核心概念进行教学”、“切忌把统计的学习处理成单纯的数字计算和绘图技能”等四个问题,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正发生。教研也一样,老师们应对教材有深度的解读,对学情有全面的把握,对评议课有深刻的思考,才能让教研内涵得到提升,老师们才有真正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