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巧设计 比赛促成长 ———丰泽区开展小学数学学科单元作业设计评选活动537
发表时间:2022-04-11 22:25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KY.COM》的文件精神,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强化一线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创新作业模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不断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日前,由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组举办的2022年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吸引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参赛作品整体质量比上一届有了明显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亮点: 亮点一:精选素材——内容体现时代文化 很多参赛作品在选材上做到精益求精,形式新颖,能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选取题材。有些作品能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如“冬奥会”“抗疫”;有些作品则以泉州的名胜古迹、建筑、生活方式等角度来寻找数学问题,有些作品还会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活动、甚至是研学活动为主题来设计作业。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来设置真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丰泽区实验小学潘山校区黄鹏龙老师团队的作品,结合北京冬奥会时事热点,精准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此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融合。 还有东海湾实验学校的陈萍英老师团队利用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设计,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福建漳州田螺坑土楼要建成圆柱形的问题。通过引入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体验圆柱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实现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目标要求。 亮点二:精准解读——内容注重知识整合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陈萍萍老师团队的作品,在整合单元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及轴对称等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医疗检测站选址问题并说明道理。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新颖,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亮点三:精巧设计——内容关注思维过程 数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让学生在观察、思维、操作、推理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逐步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东海湾实验学校的陈萍英老师团队的作品,设计了一项实践作业——“一张长方形卡纸的变身记”,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猜一猜、试一试、最后再说一说。题目的设计以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近六年来,我区小学数学教师在参加各级举行的命题与析题、作业设计、试卷命题评比活动中屡获佳绩,获得1个省级一等奖和8个市级一等奖。其中东海湾实验学校的陈萍英团队获得2020年省级、市级“作业设计”一等奖;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陈萍萍老师团队和东海湾实验学校陈萍英老师团队获得2021年市级“命题与析题”比赛一等奖;第三实验小学洪龙居老师获得2019年市级“命题与析题”第一名;第五中心小学陈志丽老师获得2018年市级“试卷评选”第一名。 本次我区共有58件作品参评,经过评委组认真评选,有5个老师团队脱颖而出,将代表丰泽区参加市级角逐。希望这5个教师团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据悉,结合本次单元作业设计评选情况,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组将举行一场有关单元作业设计主题的线上教研活动,及时为广大学科教师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答疑解惑。后续将对本次参评作业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资源库,形成“取之于斯,还之于斯,不断优化,良性循环”的作业管理新样态。 以赛促教、以赛提能、以赛促研、研赛结合。通过此次单元作业评选活动,老师们对今后单元作业设计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它将进一步带动全区小学数学老师在单元作业设计能力上的再提升,引发教学方式与质量监测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提高全区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