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2022年秋丰泽区小学数学教科研基地校专场研讨会 ——“统计与概率”系列研训活动(十)

761
发表时间:2022-10-26 09:12
图片

      为充分发挥基地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强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工作,助力教师成长。10月21日下午,我校在多媒体室举办了2022年丰泽区第一批小学数学教科研基地“统计与概率”专场研讨会(第二场)。本次活动由丰泽区进修学校柯秀妹老师和二附小阮冰璇老师共同主持,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泉州师范学院苏明强教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李芳芳老师、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东海校区、第三实验小学、临海小学、东海湾实验学校、北师大泉州附小等各校优秀教师代表以及二附小数学组的全体教师。

一、 依托课标,呈现精彩课堂。


第一节由赖娟娟老师执教《不确定性》

      赖娟娟老师通过课前抛硬币小游戏,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猜想,初步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抛硬币有没有奥秘呢”进而让学生产生要验证猜想的欲望,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事件的不确定性,并能用相应的“可能”“也可能”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紧接着赖老师引导学生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进行描述摸球结果,进一步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学生在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等充满童趣的活动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2.png

第二节由彭宝兰老师执教的《摸球游戏》

      彭宝兰老师执教的《摸球游戏》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认识了“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可能性的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探究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教学中彭老师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摸球活动,创设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真实情景。整个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以“猜测-验证-归纳-应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事件的随机性,并能用相应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培养数据意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彭老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事物,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开元(中国)的,主体的,开放的学习过程。

1.jpg

     两节课后,在进修学校柯老师的组织下,全体老师随机分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课例,围绕“如何设计合理的活动,使学生体会数据的随机性”、“‘统计与概率’版块如何设计更能突显数据意识?”、“教师的教学方式,如何做到少言,善等让学生多思?”等5个等问题深度互动、各抒己见,在借鉴中反思,在互动中提升,把研讨活动推向了高潮。

3.png

      最后,苏明强教授在肯定老师们的研讨热情的同时,他围绕“‘统计与概率’版块如何设计更能突显数据意识?”,为老师们答疑解惑,苏教授指出在2022版新课标中,小学阶段更改为“数据意识”,意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只需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有所感悟。在小学阶段将数据意识作为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重要内容,苏教授多次强调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意义,感悟数据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在练习设计环节中,更应关注核心素养"三会"的培养。苏老师醍醐灌顶的点拨引领,给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思路指明了方向。

4.png

    金秋时节好“丰”景,稻谷飘香粮满仓。此次研讨活动缓缓落下帷幕,但每位老师仍然沉浸在这样一场教学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以专家为引领,以学科基地校为平台,落实新课标,赋能新课堂,相信二附小的教研之花一定会开放得更加娇艳。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