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小板块教学实践研究》中期研讨活动——“统计与概率”系列研训活动(八)761
发表时间:2022-08-29 10:27 为进一步推进泉州市“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小板块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让研究成果在区域范围内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运用,2022年8月15日,课题组成员及丰泽区各校学科骨干教师们相聚云端,开展了课题研究中期线上研讨活动(第四场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来自本学期区级教学设计比赛第一名获奖者邓森海老师做“说教学”展示。邓老师以“说教学”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为大家呈现了《平均数》和《包装的学问》两课的教学设计,演绎课堂师生互动情景,此时无“生”似有“生”。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都体现了邓老师“亲历建构过程,凸显知识本质”的教学理念,其中认识统计量《平均数》一课更彰显邓老师对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的深入研究。 第二个环节是课题组的两位老师做专题讲座,第一位是来自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陈萍萍老师做的《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模式初探》专题讲座。陈老师结合课例不仅有理有据的阐述了课题组实践以来探索出的“统计与概率”小板块的教学模式,还分享了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两条主线:明线是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推断;暗线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认知,迁移应用。课题组的实验成果在区域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第二个专题讲座是来自丰泽区云山小学柯萍萍老师做的《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板块课标解读》。柯萍萍老师介绍了2022年版最新课标的“三会”,并围绕“统计与概率”板块阐述了该板块的主要内容、主要变化、主要变化的思考及教学实例分析。引领大家共同思考为什么《课标》中将“分类”改为“数据分类”?如何理解《课标》将百分数的知识由“数与代数”调整到了“统计与概率”板块?柯萍萍老师结合典型课例分析了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认识和把握,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标准”的新要求,培育学生的“数据意识”与“应用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由课题组领衔人柯秀妹老师为本次研讨做总结。柯老师指出:“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得到很大的重视,但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访谈、调查等方式,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课题重点研究三方面的内容——“统计与概率”小板块教材解读方法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小板块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构建有效的“统计与概率”小板块教学模式的研究。”柯老师及时总结了课题实验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阶段的实验方向,并对三位老师分享展示的内容表示肯定,希望这些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能发挥其借鉴作用,并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本次课题中期研讨活动“干货”满满,不仅是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的展示,也有利于研究成果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检验和提升,更好地推动课题的后续研究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