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心合力 共研共进——“‘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研究”省级立项课题研讨活动174
发表时间:2023-03-08 10:32 春日研思,催开一树花香;深耕作业,沉醉一路芬芳。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KY.COM》精神,增强课题实践研究实效性,促进教师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2月28日,“‘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齐聚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共研作业新形式,一起探寻“教-学-评”的变革,会议由区教师进修学校陈玉妹老师主持。 首先,陈玉妹老师向大家介绍本次研讨活动的议程及意义。 接着,课题组核心成员凌小平老师和郑碧贤老师分别围绕课题自立项以来各时段的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改进措施进行详细汇报。 凌小平老师先分享两位专家在作业设计方面的真知灼见,她认为在双减背景下,评价量表的嵌入是对新课标的应答。接着以单元作业设计为例,从意图分析、评价建议、反思回顾三个维度向大家介绍了单元作业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同时,凌老师还结合典型作业案例,介绍了单元作业评价量表的设计原则:重视基础,助力体系的构建;联系实际,体验语言文字的应用;关注本质,促进思维的发展;尊重个性,促进素养的提升。 郑碧贤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单元作业设计之旅》,从全册要素梳理、单元任务规划、确立单元目标、分解课时作业、分析作业属性、形成作业体系、精细作业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作业设计的相关流程,并分享了平时创编和使用校本作业的一些做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共鸣。最后她还指出以作业带动课堂,优化课堂,让学与教悄悄发生革命,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真正实现作业的“轻负高质”,全面育人,是教师一项重要的“长程作业”。 最后,课题主持人陈玉妹老师做总结性讲话。她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的精彩发言,认为作业应向生活打开,具有情境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陈老师指出,作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评价改革对教育教学改革起促进作用。她强调评价量表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育人性、开放性,评价措施的拟定要能够支撑评价内容的完成和评价目标的达成。同时,她向课题组成员展示课题自研究以来的智慧结晶——两本作业汇编集。随后,她就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难点,及下阶段的研究方向进行详细说明,与课题组成员商议细分板块,分步实施,对标对表,设计切合主题的单元作业,再次编写第3册作业设计集,以此搭建单元作业设计的工具模板。 深耕沃土,必有繁花。此次活动,点燃了课题组成员作业设计的内生动力,点化了他们作业设计的灵感,让他们对作业设计的进一步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今后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学习研究新课标,结合学情重实践,让作业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发挥作业在提质增效中的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