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沟通、主动表达,心育育心,推动成长——记丰泽区2019年春季“人际交往”同题异构教学观摩活动297
发表时间:2019-05-30 18:27 学会沟通、主动表达,心育育心,推动成长 ——记丰泽区2019年春季“人际交往”同题异构教学观摩活动 为推进丰泽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2019年5月29日(周四)上午,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在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开展丰泽区2019年春季“人际交往”同题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参加活动的老师有区教研员黄和义老师、丰泽区各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二十多人,以及泉州师院应用心理系与泉州幼高专的见习生五十多人。 2019年5月29日八点二十分,近百人的听课者已经在一楼多媒体教室等候观摩活动的开始了。 第一节课,老师们观摩了湖心实验小学黄绿丹老师为湖心实验小学六年6班的孩子们教授的《学会倾听,有效沟通》,整堂课分为四个环节: (一)热身游戏:“听词拍手”。学生认真听老师念一段故事,如果听到关键词,立即拍手反应,比一比谁的反应又快又准,从而导出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心理小剧场1:学习倾听技巧 六个小组根据任务卡完成相应任务,当其他小组完成任务时,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并回答老师提问,得出倾听的技巧:不打岔、适时提问、适度回应、目光注视、尊重等。 小组任务包括:做陈述(共1组)、讨好(共1组)、打岔(共1组)、适时适度回应(共2组)、无视(共1组)。 (三)心理小剧场2:联结倾听与沟通,及时强化倾听技巧 1、观看视频,找出沟通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倾听不良的现象; 2、小组讨论正确的沟通方式; 3、角色扮演,教师适时总结沟通技巧,及时强化。 (四)总结: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简单总结。 第二节课,老师们观摩第一中心小学的杨玉梅老师为湖心实验小学一年1班的孩子们教授《主动表达我能行》,整堂课分为四个环节: (一)律动导入 播放歌曲《找朋友》,孩子们自由律动、找朋友。 师问:你找到朋友了吗?找到朋友的时候心情如何?没找到的时候心情如何?通过学生回答:找到朋友时候很开心,没找到的时候一个人很难过。自然导入新课。 (二)绘本阅读 1.课件播放绘本故事,孩子们认真看,仔细听,边思考边讨论。 2.分享交流: (1)大猩猩想的什么方法来交朋友? (2)体验活动:石头剪刀布 (3)大猩猩虽然被踩了一次又一次,可他还想和咪咪玩,为什么? (4)咪咪离开他后,渴望友情的大猩猩就免费出租友情了,他下一个好朋友会是谁呢?大猩猩真的没有朋友吗?仔细看看书中除了大猩猩外,还有哪些动物? (5)交流寻找朋友的方法 师生讨论,总结。 (三)一起主动表达吧! 1.活动规则:选择班级一位同学,把想和他交朋友的话表达在叶子上写。 2.动起来:邀请几位同学上来表达你的友情,把你的友情叶子送给你要表达的同学。 3.总结:友情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美好,需要你勇敢主动地去表达和传递。 (四)课堂总结 1.教师:今天课堂上,你学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总结:孩子们,我们要记住,我们要主动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勇敢地表达友情。 短暂的休息之后,评议研讨活动由黄和义老师主持。 黄和义老师先公布了区教研活动的一些相关事宜:1、区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进展情况;2、邀请严虎老师明年来泉州进行绘画技术培训情况;3、公开课、讲座材料以及活动反思分享交流建议调整情况;4、说明了评议交流活动进行方式,然后开始交流评议活动。 黄老师热情地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对执教的黄绿丹老师与杨玉梅老师积极承担本次“人际关系”同课异构观摩课活动,以及双方的学校领导、同仁对于活动提供的指导、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并希望老师们畅所欲言,不管对错,只要是善意与温和的,每一种声音都是有价值的。 首先,黄绿丹老师与杨玉梅老师先后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备课经历与教学反思。 然后与会的老师们自主发言。评课气氛宽松而又热烈,老师们都能够由衷地点赞执教老师的教学优点,同时诚恳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具体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每当老师的发言结束后,黄老师都对该老师的点评进行了热情的回应,再鼓励下一位老师继续上台发言。而对于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两位授课的老师也穿插进行了诚恳的回应。 整个评议活动先后有近十位老师站到台前发了言。像往常的教研活动一样,第一个发言的老师还是北师大泉州附中的张贵生老师!由于时间比较紧张的关系,黄老师没有能够给与太多老师发言的机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黄和义老师最后还是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再给了一位老师发言的机会,记得最后这一位发言的老师是第五实验小学的张国英老师! 绿丹老师教授的《学会倾听,有效沟通》充分体现师生搞关系融洽的特点,教师语言幽默诙谐,看似随心随性,其实温柔活泼,课堂设计别具匠心,课堂教学展开精彩纷呈,学生童稚真诚,参与度高,课堂气氛自然和谐融洽,听课老师常常发出会心的笑声!正如张贵生老师评价说:“绿丹老师的随性互动,演绎出自己的精彩和课程设计初衷,在小剧场的运用上非常巧妙和灵活,让难以理解且难以言说的倾听技术精髓,通过一幕幕场景让学生们看到、感受到,确实值得学习和借鉴”! 杨玉梅老师教授《主动表达我能行》充分体现了教师心中有学生的教育情怀,,可谓心育育心,润物无声,让人感动。正如张贵生老师评价说:“玉梅老师,人美,心灵美,语言美,课堂的驾驭能力、互动能力让人赞不绝口,一本绘本的运用上炉火纯青,引人入胜,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表达了所有。再者,其心理共情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能照顾到学生点滴的情绪变化,而且给予适当、适时的回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交流评议活动结束之前,黄和义老师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黄老师说,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老师,需要掌握一些主要的咨询辅导技术与学会开展心理拓展活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上好心理课,推动孩子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这才是根本!而学校的心理课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人际关系交往的引导教育,学会倾听、沟通与表达,学会情绪调控等;二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比如坚持力、注意力、记忆力、兴趣等的培养。以前比较重视第一方面的心理教育。这两年以来,我们主要开展了学习品质培养教学观摩活动,强调老师们要重视第二方面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以便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提升心理教师自身在学校的存在感与地位。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学习品质的培养比起情商的发展更为重要,这当然有一些道理了,也深得大部分人的赞成。但是,其实,在某种情况下,第一方面人际交往的教育、情绪的调控比起第二方面学习品质的教育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引领孩子学会人际沟通,调节情绪,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心理品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如果说学习品质的提升是结果,那么,学会交往、学会生活、情绪调控、情商发展就是实现的途径!而且,从另一方面说,“工作即生活”。这是我多年来提倡的理念,不能把工作与生活简单地分割开来,其实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老师们就不会讨厌工作了,这种理念深得我带领的年段团队老师们的认同与践行,也因此真正构建了和谐的年段教师团队、和谐的学生团队与师生团队。依据“工作即生活”理念,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学习即生活”,我们无论如何重视学生的学习,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将来更好地生活。 很多老师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活动结束时,黄老师不忘请那些已经发言和来不及发言的老师们把听课感想写成电子版文字传给自己,然后汇总分享。 2019年5月30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