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活动、共享共进、收获满满、感恩指引——记丰泽区2019年春季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观摩研讨活动291
发表时间:2019-04-30 18:29 多样活动、共享共进、收获满满、感恩指引——记丰泽区2019年春季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观摩研讨活动 为推进丰泽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2019年4月24日(周三)一天,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在云山小学组织开展“丰泽区2019年春季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观摩研讨活动”,区属各中、小学(职校)专兼职心理教师以及黄和义教研员、云山小学黄永红校长等校领导、教师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活动,整个活动情况大体如下。 一、活动内容与进程: (一)上午活动内容 1.心理课堂教学观摩: 时间:4月24日上午 8:30-9:10;课题:《爱的寻找》;执教:侯逸华老师(湖心实验小学校长);班级:四年级4班。 2.心理技术讲座: 时间: 4月24日上午9:20-10:20;课题:《绘画心理分析》;主讲:侯逸华老师。 3、心理辅导技术研讨: 时间:4月24日上午10:30-11:10;主持人:辜莹莹(泉州九中心理教师);话题:“学校常用心理辅导技术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二)下午活动内容: 1.心理课堂教学观摩: 时间:4月24日下午2:30-3:10;课题:《集中注意,我能行》;执教:林美珠老师(见龙亭实验小学心理教师);班级:四年级3班。 2.心理教育讲座: 时间: 4月24日下午3:20-4:20;课题:《大脑与注意力》;主讲:辜莹莹老师。 3、心理教育方法研讨: 时间:4月24日下午4:30-5:10;主持人:黄和义老师(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话题:“运用心理学指导教育,避开传统教育误区”。 二、活动内容的具体评价 (一)关于侯逸华校长的课与讲座 有老师说: 侯老师的课总是那么走心,能走进孩子内心深处,言谈举止中总是让人感觉如此踏实和可信任,她的课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1.在侯老师执教《发现最爱》,面对学生回答问题时,侯老师都以渊博的知识以及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反馈,我看到得到反馈的学生内心好似都受到了好大的鼓舞,面对侯老师的问题时,许多的同学愿意举手发言。不论遇到学生怎样的回答,侯老师总是能很从容又及时的给予反馈,这让人十分的佩服。 2.同时老师语调亲切,不断的鼓励学生。在“爱的表达”环节中,侯老师扮演了一位学生的奶奶,面对学生对奶奶爱的表达时,侯老师也非常配合并扮演奶奶对学生进行了爱的回应,这让人非常感动。侯老师语调的轻柔,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安全感,让学生充分的信任老师,这样在心理健康课上,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是在心理课堂上非常重要的。 有老师说: 在听完侯校长讲座《绘画心理分析》时,我又再一次感受到了侯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在一幅画中,她能够快速的提炼出在这幅画中有关来访者的有用的信息,能够敏锐的觉察出来访者的问题所在。在分析一幅画时,侯校长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笔触的轻重、画的过程中是否有涂改以及房树人在纸张中所呈现的位置等等,都是能够了解来访者的有效信息。 同时也了解到了更多在应用绘画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发现问题时我们应小心求证,不可以太过于直白,这是我以前所没有认真考虑过的,如果过于直白有可能无形中会伤害到来访者。虽然有简单的接触过绘画分析,但侯老师的一堂课使我对绘画分析技术的兴趣越加浓厚,同时也让人明白,学无止境,如果你想要熟练的应用一门技术,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巩固知识,这样才能学有成效。 有老师说: 侯校长作为一位领导,对心理学的执着和实践令人敬佩,而此次的绘画心理学与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挑战了比较难的深入谈孩子感受的互动模式,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就谈一点关于色彩的运用表达情绪这方面,在教学环节当中有让孩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自己,失去某样宝物之后的心情,但是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关于颜色的使用和情绪的表达,这一点的结合并没有太多体现出来,在分享的过程当中,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还有更多的空间来表达,如果有进行这个环节的深入的话,相信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孩子的表达有进一步的帮助。 侯校长的讲座运用了大量的事例和实际来让我们了解了绘画心理学。对于专职心理老师来讲,这部分的内容是接触比较多的,但是对于在场有许多是兼职的心理老师来讲,他们是比较陌生的,建议给大家一个关于分析的一个框架跟步骤,这样可以让在座的所有老师对绘画心理学的分析有个大概了解,而不是片面的从投射角度和物体象征意义上去破碎碎片化的去理解这个分析。 还有老师说: 去的时候有点迟到,错过了侯老师开始的导入。看到教案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是,这个题材真的很挑战!我从侯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写下五个宝贝开始听,选取的背景音乐很舒缓。在分享宝贝的时候好像做了分类,但是感觉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会不会出现无法进行归类的宝贝呢?接下来是从情景故事当中逐个删除。ppt 和配乐都很用心,学生在删除第三个的时候好像已经舍不得了。最后在分享环节,有的学生似乎忘记了自己之前删除的顺序,所以有个小建议,是否可以在删除的时候标上几号。记得好像删除的过程中可以用颜色来表达心情,但是最终在分享环节好像没有怎么表述到?是否可以换成一个词语之类的?不过后来的分享确实很感动,对于学生的反馈和引导也很不错。整个课堂循序渐进,情感也逐层升温,听下来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二)关于林美珠老师的观摩课《集中注意,我能行》 有的老师说: 林老师的每一个教学活动环节目的都很明确,环环相扣,紧扣课题,对于自己要引出的内容活动设计的很巧妙。这里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说说我欣赏的地方: 1. 林老师在导入时用了一个游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课堂中,学生勇跃的举手发言,每位学生都非常的投入,正是林老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收放自如。 2. 教学活动环节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的投入,林老师运用了四个不同的教学活动环节,让整堂课生动有趣。最让我佩服的是林老师在每个活动中设计的问题都十分的巧妙,简单的问题就能让学生马上有所想法。在编写教案时,我常常苦恼在这个活动中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有所感悟呢,在这堂课上,我学习到了。 有老师说: 美珠老师的注意力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教态自然,教学设计过程严谨,主题明确,学生师生互动较好,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课堂当中的哪吒歌曲的数数活动重复的次数较多,感觉是否可以精炼一下,改成2~3次的重复活动,让孩子达到对比和明白运用多感官互助集中注意力的好处,是否会好一点。在抗干扰环节当中,如果事先不告诉孩子有干扰项,直接进行计算的话,能否让孩子在体验当中更能感受到生活当中有很多,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是干扰的干扰项存在,从而进一步去注意抗干扰。 还有的老师说: 《听集中注意我能行》的时候可能中午没休息好有点疲惫。老师在刚开始的时候似乎有点紧张,对于游戏规则的讲解可以言简意赅一些。刚开始的导入用的是“注意”的文章,觉得蛮创新的,虽然学生可能听不懂,但是“潜意识”里可以先留个印象也不错。后来让学生逐层闯关的时候,感觉“小哪吒”播放的次数有点多,如果在最后一次测试的时候换个其他的视频检测下学生是否真的懂得了集中注意力需要明确目标和运用多种感官是否可行呢?另外可能多媒体出现了一些状况,但是美珠老师还是蛮从容应对的。对于算数中心的干扰项,感觉如果可以把动图换成ppt中的动作,可以飞来飞去的那种,似乎会更有挑战性哦!不过整体上下来节奏安排的很好,教学目标明确,学生也挺喜欢的~ (三)关于辜莹莹的叫做《大脑与注意力》 辜老师是一位我很欣赏的老师,沉稳的个性,清晰的逻辑思维,回答总能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我认为她的这些表现都是来自于自身拥有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所展现的自信,这份自信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辜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关于大脑的介绍,二是注意力,关于这两方面的知识,辜老师讲解的非常的流利,面对一整页的PPT,她总能挑出重点讲解,这样也让我们能快速的了解到此小节的重点,非常的贴心。同时,辜老师又不是单纯的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她也通过一些小游戏让我们锻炼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的集中,一整堂课极其的生动有趣,期待辜老师下一次的精彩表现。 三、问题摘录与解答选摘 问题: 1. 如何回应多数家长提出的“老师,我的孩子不怕我,我说什么他也不听,但是他很怕老师,很听老师的话。所以请老师以后一定要多说说他,多严厉批评他。”等问题 2. 当小学心理老师,课程量多(一周16节课左右),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此外学校还希望心理老师对每班的“特殊学生”进行个案咨询工作。面对此情况,心理老师应该如何处理。 3. 如何更好回应家长提出的“语文数学老师跟我说的问题,我都对孩子说了,但是孩子都不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4.在咨询中借助沙盘技术,沙盘摆放过程越来越顺利,沙盘完成,与来访者对话,来访者沉默,怎么判断来访者是否有所触动或是改变? 5.何时结束咨询? 问:何时结束咨询? 答:1、提前2-3次于来访者沟通,咨询效果如何,是否可以结束;2、与来访者的同学、朋友、家人、老师沟通了解,来访者咨询前后的变化;3、是否实现咨询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4、来访者是否有能力独自面对该类的问题,而不是依赖咨询师。 三、活动的感悟与建议 有老师说: “在学校里做心理咨询师,难就难在从一而终,没有长程的心理咨询,自己的咨询能力很快会遇到瓶颈,没有回润的心理咨询效果,会让自己觉得能量枯竭。于是,正好学校还有其他事情做,一切就顺理成章地转了方向! 在学校里做心理咨询师,难就难在界限不清,没有温柔的坚持,会做成处处起火、处处呼叫的消防员。于是,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术业专攻上”。 有的老师说: “针对我的提的一些困惑,其他心理老师给我的建议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觉得好像压在自己心中的石头突然消失了,总之说出自己的困惑,感觉好多了。如果说自己是一个人在学校奋战(因为并不是有很多老师能够理解心理老师的工作和处境),而每一次心理教师的研讨活动,我都非常珍惜,每一次都让我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被理解,被包容,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有一种让人快速成长的感觉。” 有老师说: “一天的心理教研活动,收获满满!欣喜地看到了丰泽区各中小学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各同仁可以熟练运用各种心理学技术,辅导学生心理健康,同时提升学生成绩”! 有老师说:“这次教研活动,特别感恩黄老师的指引,做一个落地的心理咨询师,不要动不动就心理咨询,大而化之,指点迷津,用爱和尊重教化学生、家长、老师、校长……希望丰泽区的心理教师可以多一点培训和线下活动,报团共进!”! 有的老师则说: “黄老师,您那‘温柔地坚持’和‘不带诱惑的关爱’两点建议给老师们(特别是已当父母的)受益非浅,还有您研读的书也给我指明阅读方向。这于我教学与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谢谢您及上课老师们!黄老师,您辛苦了” 有的老师则说: “黄老师,这次的教研,我觉得特别地高兴自己可以参加。 我看见了在您带领下的心理教师团体,在不断地积蓄力量。 同时我们也会看见这样的团体,凝聚力还不够,因为缺乏链接,于是当我们想给彼此一些力量的时候,都会显得挺困难的。 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建议可以展开定期的心理活动,因为心理老师,本身自己就需要更多的个人的觉察体验,也需要与团体的关系。 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小联盟,那么我们心理老师的队伍,这个发展的节奏,会加快很多。” 特别感谢云山小学黄永红校长、陈天福主任、汪怡心老师等老师活动先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做好活动标语宣传、场所布置、会场引导、签名、茶水准备等会务工作,保证了活动的圆满完成。 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 2019年4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