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读以导行,思以明知,达以至行 ——记《STEM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读思达”教学研究》阶段研讨活动

88
发表时间:2021-05-24 17:47

近日,教育部福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度开放课题《STEM视野下小学科学跨学科“读思达”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以课为载体,到丰泽区群石实验小学举行了一场高质量的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先由柳亚清、黄宗强、何佳南老师分别执教STEM主题《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的三个课时的研讨课。在三节课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读思达”教学理论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力求能将“读思达”理念深入巩固到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当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1.jpg


科学、工程、技术与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相互融合的,《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是围绕“读思达”教学理念和“行知行”教学主张而整体建构的一节STEM课例。《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三位执教老师互相配合,又各有分工,以理论为指导,分别为我们呈现了“读以导行,思以明知,达以至行”三个具有鲜明特征同时兼顾递进连贯的连堂课。

柳亚清老师的第一课时,先由探月工程引入,设疑引题,要求学生利用少量材料设计鸡蛋保护器,从而聚焦制作鸡蛋保护器的任务需求。在这样的聚焦导向下,学生从生活的世界走向了充满创意与智造的技术与工程的世界。在课堂上,柳老师引领学生读以导行,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前概念分析、观察等“读”的方式获取制作鸡蛋保护器需要的知识技能。“读”不是漫无目的地摄入信息,柳老师精心准备的知识储备库有力驱动了学生接下来的设计和制作,读以导行,指明了课堂前进的方向。

科学2.jpg

紧接着,黄宗强老师利用富有层次和逻辑的问题将学生思维卷入鸡蛋保护器的设计当中,不仅是对第一课时中读取的事物信息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等方式记录整理,更是进一步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分析、设计、综合,这是高阶思维迸发的环节,更加突出了“思”的意味。在这样深度思维的启发中,学生思以明知,完成了对鸡蛋保护器的设计构想。

科学3.jpg



第三课时,何佳南老师让学生们将自己的设计制作成作品,并带孩子们到室外进行“检测”,让孩子们前两节课“读”和“思”的成果通过实际物化的作品表“达”。学生通过连贯的课堂活动,从如何制作一个鸡蛋保护器的疑惑中深入思考、探索,在充满融合的科学课堂学习后,学生又从科学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将习得的知识技能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运用”,学生达以至行。

科学5.jpg


课后,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节课进行热烈的讨论,课题负责人张彩琴老师引导大家以课为鉴,思考如何将“读思达”理论与与“行知行”理念真正的结合起来,切实地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课题组成员经过一阶段的学习研修已经能够围绕着“读思达”理念说出各自的想法,反响热烈。经过这一有效有料的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们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不仅摸清了方向,更加深入理解了“读思达”理念,并且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不一样的启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科学4.jpg


据悉,“读思达”教学法已在多学科教学中应用,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即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 (输入)、 思考能力 (加工)和表达能力 (输出)三种。“行知行”教学主张,是要解决经验世界与科学世界融通问题,推动学习者从经验世界走向科学世界又能够从科学世界走向经验世界,由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绕合而成。丰泽区小学科学课题组成员努力于将“读思达”与“行知行”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读以导行,思以明知,达以至行”的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求能克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读以导行”——学生从已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或从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等方式信息输入(读),把科学问题生活化,学生由经验世界走向科学世界(行);“思以明知”——学生在理性思考、做出假设、排除经验干扰、实验验证、数据处理等信息加工(思)过程中,学生从科学世界走向认知科学世界(知);“达以至行”——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进行改造,进行重新梳理、纠正和提升,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信息输出(达),学生由知而行,从认知科学世界走回经验世界,能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