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新课标 把握新航向—记丰泽区小学科学杨小云名师工作室《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交流暨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178
发表时间:2022-07-12 21:21 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小学科学杨小云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区域科学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明确课题研究方向。7月8日上午,丰泽区科学老师在张彩琴教研员、杨小云名师的带领下,共聚丰泽区实验小学举行丰泽区小学科学杨小云名师工作室《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学习交流暨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题研究中心2022年度开放课题“育人方式变革下小学科学STEM‘读思达’教学方式研究”开题论证会。 一、专题讲座 首先由丰泽区实验小学许丽玲老师和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苏巧玲老师作专题讲座,介绍了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许丽玲老师主讲《浅析科学思维素养目标及培养策略》,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科学思维概念的细化解析、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对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素养目标的重点论述。 苏巧玲老师主讲《育人导向下,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从素养立意、注重综合、学习进阶、育人导向四个方面展开对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整体分析和解读,同时建议教师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标文本、参加课程标准培训、实践应用等途径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内涵。 与会老师们认真聆听,互相交流,用心领会,更深刻地领悟了科学新课标的精神,对科学课程标准有了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必将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教学。 二、课题开题报告 接着,由许丽玲代表作《育人方式变革下小学科学STEM“读思达”教学方式研究》开题报告。报告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课题的预期成果以及研究基础等七个方面展开汇报。课题将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下,《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跨学科理念和余文森教授所提出的“读思达”教学主张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求能克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专家点评指导 泉州师范学院黄晓冬教授针对课题报告呈现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点评。黄教授首先赞赏了课题组潜心钻研的精神,并且肯定了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同时,黄教授站在专业的视角向课题组提出学科特点的学科实践应凸显STEM教育和“读思达”教学范式的特点,架构评价体系,培养适配性“STEM素养”,发挥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真正实现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的育人方式变革。 最后,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张彩琴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张老师结合省科学教学指导性文件,敦促每位科学教师潜心钻研、深耕课堂;同时鼓励全区的科学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赛事,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