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官网!
文章详情

深耕细研不负春 “研”途花开溢芳菲——丰泽区小学道德与法治王玉萍名师工作室暨区级课题研讨活动

59
发表时间:2023-04-10 11:19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这春色宜人的季节里,借着春雨的洗礼,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落实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之“文化自信”的培养,引领学科教师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教育梯度,稳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2023331日,丰泽区小学道德与法治王玉萍名师工作室暨区级课题《文化自信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与研究》研讨活动在丰泽区实验小学一楼多媒体教室如期举行。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辜莹莹老师,丰泽区实验小学苏伟毅校长,丰泽崇德实验小学柳琴珠校长以及各个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和王玉萍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

图片

   活动开始,工作室领衔人王玉萍书记为本次活动致辞。王书记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用“感谢”“责任”“尽心”三个词语表达了对工作室发展的切身感受和深刻体会。

    第一节课是由丰泽区实验小学苏竞芳老师执教五年级《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苏老师整节课围绕“梦想”展开,紧扣“畅谈梦想”“探究梦想”“实现梦想”,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并在看、想、谈、悟中明白“中国梦”和“我的梦”的关系,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意识,让梦想的种子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心田。

图片

图片

    第二节课是由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郭绵绵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风俗就在我身边》。课堂上,郭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红鸡蛋风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从一出生就和风俗产生联系。接着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抓周体验、视频展示、情景剧表演、举行生肖分享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趣中感受尊老爱幼等风俗及其寓意,最后的拓展延伸,联系到了泉州本地的风俗文化,进而拉近学生与传统风俗文化之间的距离,和学生共话风俗,加深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图片

图片

   第三节是由丰泽区实验小学黄翠霞老师带来的《强文化自信,树时代新人——思政视域下小学语文“文道融通”的探索》讲座。黄老师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借助影像,感受文化魅力;融合实践,凸显文化自信;拓展阅读,形成文化自觉;话题作文,推动文化参与”几方面介绍语文学科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与途径,认为语文学科以教材内容为抓手,从找寻语言文字和思想价值的融合点出发,多角度调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进而落实语文要素,渗透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片

   讲座之后,全体听课领导及老师们参加了教研说课、评课活动。与会老师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并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大家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发言积极踊跃,各抒己见。交流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及在道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碧珍老师为两位老师的课作了精准的评价,接着提出如何上好思政课的几点看法:首先是思政课要达到育人的目的,要心中有人,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其次是强调思政课要多项目化、议题式、体验式等,要紧扣课标来实施课堂教学,三是要求紧扣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讲好故事。

图片

   丰泽区进修学校辜莹莹教研员针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工作室教研活动对全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示范作用,并将如今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提升,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多一些直接经验学习;二是多项目式学习;三是多合作学习;四是多评价学习;五是多情感学习;六是多课标学习。最后她希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项目式等学习方式,期待在今后的优质课评选能有更多的精彩呈现。

图片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王玉萍书记首先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认真付出和今天的精彩呈现,并结合今天的课堂情况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提出了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教师需要有“四气”:一是朝气;二是才气;三是正气;四是底气,努力耕耘,为孩子打好思想的地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图片

   此次名师工作室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为众多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供了学习锻炼、分享交流的机会,提升了教研的境界与格局,也丰富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内容,为道德与法治研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们在困惑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大胆摸索。教学似登山,不在朝夕,愿君常磨砺,拾级层层递。

图片


图文:辜莹莹
编辑:伍奕虹
终审:庄松辉


图片